(以下內容從中航證券《農業周觀點:豬價淡季上揚,行情趨勢向好,增配板塊》研報附件原文摘錄)
本周行情
申萬農林牧漁行業(4.49%),申萬行業排名(2/31);
上證指數(-0.22%),滬深300(-0.70%),中小100(0.58%);
簡要回顧觀點
行業周觀點:《消費預期改善,關注板塊相關細分》、《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調降,去產能邏輯強化》、《肉雞和生物育種的兩個催化》。
本周核心觀點
生豬價格淡季表現強勢,抬升全年行情預期??紤]行業供需,未來豬價仍望趨勢向好。建議在生豬板塊估值性價比區間擇機配置。
生豬價格淡季強勢。截至3月22日,涌益全國樣本生豬均價15.1元/公斤,站上15元大關,周環比上漲4.2%。從歷史看,每年春節后的數月都是全年生豬消費淡季。供給端,按照前期能繁母豬推算生豬理論出欄量,近月也是生豬供給的高峰。在行情預期較低的背景下,生豬價格在春節后經歷調整后逐步復蘇,近期更是強勢上揚,抬升了市場對于后期生豬行情的預期。仔豬價格也反映的行業普遍看好后市,3月21日當周,涌益樣本規模場15公斤仔豬出欄價631元/頭,周環比快速上漲12.5%。
遠期行情趨勢向好。供給方面,考慮前期產能去化傳導,預計生豬供給高峰將過去,二季度行業供給或逐步收縮;需求方面,考慮近月CPI數據,我們看好國內消費復蘇韌性,未來隨著生豬消費季節性轉暖,有望推動生豬行情。產能方面,截至24年1月,官方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067萬頭,是正常保有量的104.3%,較正常保有目標高167萬頭,仍待去化主要生豬企業已積累較長時間的資金壓力,整體行業產能調減有望進一步推升生豬行情的遠期預期。
生豬板塊估值低位,建議擇機配置。截至3月22日,生豬產業指數(931845.CSI收盤1363.54點,PB估值仍在近5年的0.1分位。我們認為,“估值為基、催化為帆”,守住板塊估值的安全邊際,把握生豬價格的預期催化是當前配置生豬板塊的較好策略。交易上,建議關注優秀規模養殖集團【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具有養殖擴張優化、成長潛力的【巨星農牧】、【神農集團】、【華統股份】等。
【養殖產業】
2月豬企銷售減緩:量上,從已公告12家豬企銷售數據看,(除牧原、傲農外)2月生豬銷量共計491.77萬頭,環比減少30.89%。其中,大北農、溫氏股份本月出欄環比下降,降幅48.6%、27.1%。價上,2月整體生豬供需受春節假期影響有所收縮,行情整體窄幅震蕩。據涌益咨詢,24年2月份全國生豬出欄均價14.41元公斤,較上月上漲0.14元/公斤,月環比漲幅0.98%,年同比降幅2.83%。出欄均重上,2月各養殖主體為避春節假期銷售空擋,加速出欄,出欄均重亦有所下行。據涌益咨詢,2月全國生豬出欄均重121.27公斤,較1月下降2.04公斤,月環比降幅1.65%。養殖利潤上,行業養殖利潤延續虧損。據iFinD數據,截至24年3月22日,自繁自養和外購仔豬養殖利潤分別為-104.83元/頭,89.44元/頭。
交易上,鑒于生豬養殖行業經營壓力仍較大,行業難言強勢,產能去化仍望延續,關注生豬板塊的機會。建議關注,優秀規模養殖集團【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具有養殖擴張優化、成長潛力的【巨星農牧】【神農集團】【華統股份】等
肉雞方面:產能下滑超勢已成,白雞景氣有望兌現。整體量上,22年受海外離流感疫情等影響,我國祖代引種受阻,形成缺口。據博亞和訊,2022年祖代更新總量88.83萬套,同比下降33%。結構上,22年祖代存欄中科寶和SZ901分別增至39.96%、26.79%。由于種群體質和養殖配套等因素,祖代的生產效率整體偏低。量和結構因素決定產能下滑超勢,隨著代次的傳導,白雞行情有望演繹兌現。
建議關注:白羽肉雞養殖、居宰、食品加工全鏈一體化企業【圣農發展】、白羽肉雞種苗龍頭【益生股份】等。
建議持續關注養殖周期給動保板塊帶來的投資機會。理由如下:1)動保行業有望伴隨養殖經營改善復蘇。從歷史看,周期養殖利潤較好的年份動保銷售額都較高。2)動保行業競爭優化。行業周期疊加新版GMP驗收,落后產能退出,中小企業加速離場,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研發實力突出的規模優勢企業獲益。3)國內動保企業市場空間潛力較大。一是寵物獸藥領域有望加速國產替代。22年8月,農業農村部要求加快寵物用新獸藥生產上市步伐。政策支持下,國產疫苗在寵物領域的替代有望加速。二是非洲豬監疫苗有望落地擴容。非洲豬痘亞單位疫苗研發合作項目已取得積極進展。目前已有公司向農業農村部提交了獸藥應急評價申請,相關評審工作正在進行。
建議關注:關注國內動保頭部優勢企業【中牧股份】、【生物股份】、非監疫苗等多線研發創新進展的【普萊柯】、【金河生物】等
飼料行業,上游原料周期緩和成本壓力,下游養殖周期帶動飼用需求。此外飼料產業“綜合服務”、“養殖延伸”和“酒糟飼料”的趨勢將增添新看點。
建議關注:國內飼料頭部優質標的【海大集團】酒糟飼料藍海領航者【路德環境】、飼料和魚養殖優勢企業【天馬科技】等
【種植產業】
地緣政治擾動下重視全球糧食供需。根據USDA報告對23/24年度全球糧食供需的最新預測,新增2023/24年度小麥、水稻、玉米、大豆預期產量均有調整
【小麥】預計2023/24年全球小麥供應、消費、貿易上調,而期末庫存下調。供應量預計將增加80萬噸,達到10.58億噸,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亞、俄羅斯和阿根廷政府對產量的估計有所增加,部分被歐盟和塞爾維亞的減產所抵消。全球消費量增加150萬噸,至7.99億噸,主要是由于歐盟、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的飼料和剩余使用量增加。由于烏克蘭、澳大利亞和土耳其的出口增加,世界貿易量增加了140萬噸,達到2.12億噸。預計2023/24年全球期末庫存減少60萬噸,至2.588億噸,為2015/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水稻】2023/24年度全球水稻供應、貿易和期末庫存均有上調。期末庫存下調。全球總供應量增加了250萬噸,達到6.93億噸,主要是由于巴基斯坦的初始庫存增加和印度的產量增加。2023/24年的全球貿易量增加了100萬噸,達到5260萬噸,包括巴基斯坦、束埔寨、泰國和越南在內的幾個主要出口國的貿易量也有所增加。預計全球期末庫存將比上月增加250萬噸,達到1.70億噸。
【玉米】2023/24年度全球玉米產量和期末庫存有所下調。2023/24年全球玉米總產量減少233萬噸,達12.30億噸,主要由于南非、烏克蘭、墨西哥、委內瑞拉和俄羅斯的產量下降被阿根廷和敘利亞的增長所抵消。2023/24年全球玉米期末庫存為3.20億噸,減少了243萬噸。
【大豆】2023/24年度全球大豆起始庫存、產量和期末庫存下調,而出口量上調。2023/24年全球大豆期初庫存減少140萬噸,主要是由于中國的歷史擠壓和進口修正。由于巴西和南非產量下降,2023/24年全球大豆產量下降。巴西的大豆產量下降了100萬噸,降至1.55億噸,原因是巴拉那的收成和圣保羅的惡劣天氣條件被北部和南里奧格蘭德州的有利條件所抵消。這今為止,巴西和烏克蘭的大豆出貨量增加,全球大豆出口增加了300萬噸,主要由于因為中國的進口量增加,目前比上一營銷年度的修訂估計高出50萬噸。2023/24年全球大豆期末庫存減少180萬噸,至1.14億噸,巴西庫存減少,部分被中國庫存增加所抵消。
種植板塊重點關注種業振興。政策上,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種業振興系列政策持續推進技術上,生物育種商業化不斷推進。2023年10月,農業農村部公示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審定會議初審通過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相關品種通過審定,落地推廣在即
本周行情
申萬農林牧漁行業(4.49%),申萬行業排名(2/31);
上證指數(-0.22%),滬深300(-0.70%),中小100(0.58%);
簡要回顧觀點
行業周觀點:《消費預期改善,關注板塊相關細分》、《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調降,去產能邏輯強化》、《肉雞和生物育種的兩個催化》。
本周核心觀點
生豬價格淡季表現強勢,抬升全年行情預期??紤]行業供需,未來豬價仍望趨勢向好。建議在生豬板塊估值性價比區間擇機配置。
生豬價格淡季強勢。截至3月22日,涌益全國樣本生豬均價15.1元/公斤,站上15元大關,周環比上漲4.2%。從歷史看,每年春節后的數月都是全年生豬消費淡季。供給端,按照前期能繁母豬推算生豬理論出欄量,近月也是生豬供給的高峰。在行情預期較低的背景下,生豬價格在春節后經歷調整后逐步復蘇,近期更是強勢上揚,抬升了市場對于后期生豬行情的預期。仔豬價格也反映的行業普遍看好后市,3月21日當周,涌益樣本規模場15公斤仔豬出欄價631元/頭,周環比快速上漲12.5%。
遠期行情趨勢向好。供給方面,考慮前期產能去化傳導,預計生豬供給高峰將過去,二季度行業供給或逐步收縮;需求方面,考慮近月CPI數據,我們看好國內消費復蘇韌性,未來隨著生豬消費季節性轉暖,有望推動生豬行情。產能方面,截至24年1月,官方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067萬頭,是正常保有量的104.3%,較正常保有目標高167萬頭,仍待去化主要生豬企業已積累較長時間的資金壓力,整體行業產能調減有望進一步推升生豬行情的遠期預期。
生豬板塊估值低位,建議擇機配置。截至3月22日,生豬產業指數(931845.CSI收盤1363.54點,PB估值仍在近5年的0.1分位。我們認為,“估值為基、催化為帆”,守住板塊估值的安全邊際,把握生豬價格的預期催化是當前配置生豬板塊的較好策略。交易上,建議關注優秀規模養殖集團【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具有養殖擴張優化、成長潛力的【巨星農牧】、【神農集團】、【華統股份】等。
【養殖產業】
2月豬企銷售減緩:量上,從已公告12家豬企銷售數據看,(除牧原、傲農外)2月生豬銷量共計491.77萬頭,環比減少30.89%。其中,大北農、溫氏股份本月出欄環比下降,降幅48.6%、27.1%。價上,2月整體生豬供需受春節假期影響有所收縮,行情整體窄幅震蕩。據涌益咨詢,24年2月份全國生豬出欄均價14.41元公斤,較上月上漲0.14元/公斤,月環比漲幅0.98%,年同比降幅2.83%。出欄均重上,2月各養殖主體為避春節假期銷售空擋,加速出欄,出欄均重亦有所下行。據涌益咨詢,2月全國生豬出欄均重121.27公斤,較1月下降2.04公斤,月環比降幅1.65%。養殖利潤上,行業養殖利潤延續虧損。據iFinD數據,截至24年3月22日,自繁自養和外購仔豬養殖利潤分別為-104.83元/頭,89.44元/頭。
交易上,鑒于生豬養殖行業經營壓力仍較大,行業難言強勢,產能去化仍望延續,關注生豬板塊的機會。建議關注,優秀規模養殖集團【牧原股份】、【溫氏股份】具有養殖擴張優化、成長潛力的【巨星農牧】【神農集團】【華統股份】等
肉雞方面:產能下滑超勢已成,白雞景氣有望兌現。整體量上,22年受海外離流感疫情等影響,我國祖代引種受阻,形成缺口。據博亞和訊,2022年祖代更新總量88.83萬套,同比下降33%。結構上,22年祖代存欄中科寶和SZ901分別增至39.96%、26.79%。由于種群體質和養殖配套等因素,祖代的生產效率整體偏低。量和結構因素決定產能下滑超勢,隨著代次的傳導,白雞行情有望演繹兌現。
建議關注:白羽肉雞養殖、居宰、食品加工全鏈一體化企業【圣農發展】、白羽肉雞種苗龍頭【益生股份】等。
建議持續關注養殖周期給動保板塊帶來的投資機會。理由如下:1)動保行業有望伴隨養殖經營改善復蘇。從歷史看,周期養殖利潤較好的年份動保銷售額都較高。2)動保行業競爭優化。行業周期疊加新版GMP驗收,落后產能退出,中小企業加速離場,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研發實力突出的規模優勢企業獲益。3)國內動保企業市場空間潛力較大。一是寵物獸藥領域有望加速國產替代。22年8月,農業農村部要求加快寵物用新獸藥生產上市步伐。政策支持下,國產疫苗在寵物領域的替代有望加速。二是非洲豬監疫苗有望落地擴容。非洲豬痘亞單位疫苗研發合作項目已取得積極進展。目前已有公司向農業農村部提交了獸藥應急評價申請,相關評審工作正在進行。
建議關注:關注國內動保頭部優勢企業【中牧股份】、【生物股份】、非監疫苗等多線研發創新進展的【普萊柯】、【金河生物】等
飼料行業,上游原料周期緩和成本壓力,下游養殖周期帶動飼用需求。此外飼料產業“綜合服務”、“養殖延伸”和“酒糟飼料”的趨勢將增添新看點。
建議關注:國內飼料頭部優質標的【海大集團】酒糟飼料藍海領航者【路德環境】、飼料和魚養殖優勢企業【天馬科技】等
【種植產業】
地緣政治擾動下重視全球糧食供需。根據USDA報告對23/24年度全球糧食供需的最新預測,新增2023/24年度小麥、水稻、玉米、大豆預期產量均有調整
【小麥】預計2023/24年全球小麥供應、消費、貿易上調,而期末庫存下調。供應量預計將增加80萬噸,達到10.58億噸,主要是由于澳大利亞、俄羅斯和阿根廷政府對產量的估計有所增加,部分被歐盟和塞爾維亞的減產所抵消。全球消費量增加150萬噸,至7.99億噸,主要是由于歐盟、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的飼料和剩余使用量增加。由于烏克蘭、澳大利亞和土耳其的出口增加,世界貿易量增加了140萬噸,達到2.12億噸。預計2023/24年全球期末庫存減少60萬噸,至2.588億噸,為2015/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水稻】2023/24年度全球水稻供應、貿易和期末庫存均有上調。期末庫存下調。全球總供應量增加了250萬噸,達到6.93億噸,主要是由于巴基斯坦的初始庫存增加和印度的產量增加。2023/24年的全球貿易量增加了100萬噸,達到5260萬噸,包括巴基斯坦、束埔寨、泰國和越南在內的幾個主要出口國的貿易量也有所增加。預計全球期末庫存將比上月增加250萬噸,達到1.70億噸。
【玉米】2023/24年度全球玉米產量和期末庫存有所下調。2023/24年全球玉米總產量減少233萬噸,達12.30億噸,主要由于南非、烏克蘭、墨西哥、委內瑞拉和俄羅斯的產量下降被阿根廷和敘利亞的增長所抵消。2023/24年全球玉米期末庫存為3.20億噸,減少了243萬噸。
【大豆】2023/24年度全球大豆起始庫存、產量和期末庫存下調,而出口量上調。2023/24年全球大豆期初庫存減少140萬噸,主要是由于中國的歷史擠壓和進口修正。由于巴西和南非產量下降,2023/24年全球大豆產量下降。巴西的大豆產量下降了100萬噸,降至1.55億噸,原因是巴拉那的收成和圣保羅的惡劣天氣條件被北部和南里奧格蘭德州的有利條件所抵消。這今為止,巴西和烏克蘭的大豆出貨量增加,全球大豆出口增加了300萬噸,主要由于因為中國的進口量增加,目前比上一營銷年度的修訂估計高出50萬噸。2023/24年全球大豆期末庫存減少180萬噸,至1.14億噸,巴西庫存減少,部分被中國庫存增加所抵消。
種植板塊重點關注種業振興。政策上,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種業振興系列政策持續推進技術上,生物育種商業化不斷推進。2023年10月,農業農村部公示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審定會議初審通過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相關品種通過審定,落地推廣在即